Banner
首页 > 新闻动态 > 内容
用盖土网覆盖的土地
- 2021-03-01-

  兴公司为什么能长期逃避监管,瞒天过海?这个企业有“隐藏的大法”吗?

  “每次领导来视察、检查、执法检查,公司都会暂时停止一两天的生产,把采煤机械设备全部转移到渣山整形工地,用炉渣堵塞了通往采煤区的道路。”。兴青公司内部知情人士表示,多为中午迎接检查、夜间组织开采,或上级领导、执法人员前脚刚离开,后脚恢复生产。

  2014年8月19日,青海省委、省政府指导木里矿区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工作。省领导一离开,兴青公司白天对废弃物进行修复整理,夜间依然开采、出煤。

  2017年8月8日至9月8日,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监察组对青海展开了环境保护监察。在此期间,兴青公司的停止开采时间只有一周左右。

  2019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监察组对青海开展了环境保护监察。兴公司的开采停止了三天,在知事离开的第二天恢复了开采工作。

  避免这种检查的方法并不新鲜。企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盾牌”,很好地“抵御”了监管部门不太尖锐的“矛”。

  在这样面积平方公里、土地辽阔、人口稀少的地区,事先安排的视察很可能是看到的“样板房”。执法机关明察的暗中访问如果只是由普通工作人员而不是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进行,也很容易掩盖过去。

  显然,兴青公司的非法开采问题,暴露了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手段的不足。

  陆琼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理论上可以通过卫星监测对全国重要地区进行监管。卫星的定期监测,可以有效避免地面人力监管的时空限制,识破企业的伪装。毕竟,大规模人类活动的痕迹是难以抹去的,真正的“生态修复”也因时间而异。

  当然,技术手段是一种方法,相关人员表示:“每次领导和执法人员来到矿区,公司都可以事先知道信息,用盖土网遮住矿床和挖出的煤炭,用绿色盖土网覆盖。”

  据悉,兴公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根本上与当地部分权力部门形成利益共同体。所以,一见到迎接检查,该公司就能早点听到风声,早点做准备。